总是时不时的会看到名为

到底该不该留学

当下局势 留学是否还是明智之选

这样或者那样带着争议标题的文章。

我会不自觉地对着这样的标题发呆,不用想都知道,讨论区下早已经是吵的热火纷飞,每一个人都举起正义的旗子准备砸向与自己观点不同站队,以证明自己足够站在至高无上的上帝视角,用“你懂什么”来指挥着江山。

不过,即使在异国他乡漂泊的第五年,我还是没有办法只用寥寥数字去回答这样的问题,或者说,我更愿意把这个问题归移到 — 世界未解之谜,这个选项看上去就合适了很多。

—————————————————-

一个人留学的日子

Back to-2015/8/23

 

2015年的秋季,我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心里带着对新生活的不安和些许期待,就这样一个人开始了留学生活。

以前看《重庆森林》的时候,听着电影里的California Dreamin,我以为我会去一年四季阳光普照的加州,没想到最后是来了温润如玉的温哥华。

我有一个奇怪的癖好,对一个地方的初印象往往是源于气味,而我对温哥华的印象,就是当时第一次落地YVR机场时,机场里弥漫着的花香清洁剂的味道。

我背着背包,手提行李里还小心存放着珍藏的爱豆周边,我站在到达厅的二层,看着下面熙熙攘攘排队过关的旅客,心里突然莫名的胆怯,因为那时我才真的感受到,这段漫长的留学生活正向我招手,可是我站在边缘外,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仅存的一点点科普,可能也只是百度百科上的那句“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我早已熟悉了这座城市的节奏,原本一切的陌生都特别自然的渐渐融入了我的生活;我坐在市中心的咖啡店透露玻璃看到来往的人群,突然明白了15年的我内心胆怯下的另一层忧虑:我真的属于这个城市嘛?

—————————————————–

第一次与寄宿家庭生活

由于留学的那年我还未成年,按照当地的法律需要寄宿在当地的家庭直到成年,出发前中介还安慰我不用担心,再三嘱咐到达之后会有接机的人开车送我到寄宿家庭,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当我出关的时候,一个胖胖中年白人大叔拿着破烂的小白板,上面弯弯曲曲的写着我的中文名字,一上来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跟我说“欢迎来到温哥华”,然后开始了唠家常查户口的对话,带着我的大包小包放上了车。

说实在,从机场到寄宿家庭的路只有15分的车程,但是觉得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一样漫长,我不停的在脑海里设想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我该怎么打招呼,才会留下一个好印象。

车子缓缓悠悠的停下,远远看到一个30岁左右东南亚面孔的女人,在楼下等着我的到来,她看上去很温柔的样子,那一刻我悬着的心落下了。她很热情的接待我,帮我搬着行李,当时的我觉得我的留学之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她们的家是在一个矮层公寓里,有四个家庭成员,每天走在客厅里看电视的老奶奶,寄宿家庭的夫妇,和不是总能见到的女主人的妹妹。

我的房间就在客厅的旁边,隔音很不好的房间,每天都能听到吱吱的电视声,但是我挺容易满足的,只要干净别的都不是大问题,也没什么怨言的住下了。每天女主人都会准备好早餐和晚餐给我,无奈真的非常不合胃口,我都会假装吃几口后再偷偷倒掉,一开始日子过得很难,因为还没有上课,除了寄宿家庭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一个认识的人,每天都是宁可饿着肚子或者买一些快餐回来吃。

可是这样的日子也并不长远,这个家庭的巨大问题慢慢的凸显出来,其实这对夫妇并不恩爱,丈夫长期出差,回来后每天都会喝到酩酊大醉,在客厅里咒骂老婆婆和妻子,我总是能在深夜听到女人的哭泣声,而到了白天,一切就仿佛没有发生过般恢复到了虚假的平静。

我躲在小小的房间里,祈望能把这一切的纷争隔离在我的房间外,想守住我的一方土地。很快的,住了3个月后,我成年了,也迅速的搬离了那个家里,开始一个人的独立生活,开心的不能再开心了,我带着我的行李,搬离那里的时候,我看着沿途的风景,心想:希望这次会是我留学生活里最差的经历了,以后都变好吧。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长期居住的小屋,从头到尾亲自装修了一遍,第一次学会用电钻,连电线,刷油漆。从一开始只有一个床垫,到后来的五脏俱全,装修小白成功逆袭成全能选手,确实很难,但也确实很满足。

 

——————————————–

漂泊的孤寂荒岛

 

/

记忆太多了

以至于我们会丢掉其中细节

而失去的 往往是最珍贵的

 

可能是我天性悲观的原因

我总是深切的感受着

即使身在人群中

也依然内心孤独的无奈

 

我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们之中的很多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但神奇的是就好像是在荒岛上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那样不同的我们还是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彼此在这座城市的安慰,彼此包容着。

没有什么纸醉金迷,有的只是在图书熬夜准备考试的日子,组织养生登山活动,开车到处看看其实都很相似的风景,抱着想吃遍温哥华的心,拔草各大美食店,然后吐槽某美食博主的不靠谱推荐,逢年过节时一起包饺子打麻将的时光。

可是每当结束聚会,各自回到家中的时候,孤寂就开始无限的在内心放大,我有好几次盯着天花板放空,那是一种漂泊的无力感,是一种无法望到未来生活的恐惧。尤其在这些年间,我也不断经历着与朋友的离别,才明白漂泊的定义,我们谁都没办法在这个城市对另一个人说以后。

这可能不是只是留学的特性,也是二十代的烦恼,我们对未来怀有期望,同时又是那么的恐惧未来的模样,而留学的我们,在异国他乡做出的每一步选择,都深深影响着未来。

不过我更愿意称这样的不安全感为:成长

所以开始学会更欣然的面对

学会去与孤独和离别和解

——————————————–

我那群很酷的外国朋友

 

幸运的是

我交到了一群很酷搞电影的外国朋友

艺术学校里的搬砖工人,就特指着我们这群每天在暗无天日摄影棚里搞装修/抗设备的电影系学生们,不论剧本多难搞,拍摄地点多偏僻恶劣,只要有戏拍的时候,我们都在,风雨无阻。

 

苦中有乐的是,我们总是无厘头的乐观积极,一起做梦。他们中,有小有名气的独立导演,有在职设计师,有音乐家,带着各自的天赋和才华,成为电影剧组的每一个重要的零件,把不可能变成真实的影像。

不论何时我都无比怀念上学的日子和那帮可以每天一起傻乐的同学,不去担心未来,而是活在当下这个瞬间。

我本以为我这么怕生的性格,怕是大学过去也没一个关系好的外国同学吧。但四年过去,我有一个最善良的教授,有一群多才多艺的同学,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在这座城市相遇,成为了最好的伙伴,也拥有了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

即使我骂过无数次温哥华下不完的雨,害怕过无数次精神混乱的流浪汉,也想退缩回到安全区;但是,我想我是从与大家一起笑着杀青的时候,一起流眼泪的时候,一起做白日梦的时候,渐渐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吧。

 

————————————-

并不是“是非题”

 

后来的日子,我开始会在日常中,找寻这座城市的好,学习放下不安,我也再也不会走进错难吃的餐厅,也再也不会忘记带伞。

5月,我毕业了。

我也如万千留学生一样,开始思考未来,思考是否仍选择留在这座城市。我想不论未来我做了怎样的决定,我还是会想念这里,想念雨里散步的心情,想念那句跟司机说的谢谢,想念这个包容一切文化的地方。

留学这件事本身就不应该成为“是非题”,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有的只是属于个人的专属回忆和自己在无数个夜晚里流露的种种心情。我想不论是那是怎样的心情,都是我们人生旅途中,不可缺少的那百分之几吧。

/收下我沉甸甸的爱/

bye~

 

关 于 作 者

姓刘的屁桃

像刘欢一样飘逸的

电影搬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