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精英制”。著名学者如耶鲁法学院的Daniel Markovits, 和哈佛公平课讲者Michael Sandel,纷纷著书立论,批评精英制的所引发的一系列,包括不平等在内的社会问题。
他们指责精英制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反而令社会风气变得更刁钻,更苛刻,容错率更低,也让人们离幸福更远。
为了顺应社会的呼声,许多高等学府都陆续取消了标化考试(SAT/ACT)的硬性要求, 为低收入家庭出身的学子创造更多录取机会。
作为可能是全美学术气息最浓的博士屯,波士顿的教育倡议者们当仁不让,昂首挺胸地走到了粉碎精英学制的最前列。
他们想做的,可不仅仅是向低收入家庭出身的学子倾斜,而是明明白白,彻彻底底地将公立系统的顶尖教学资源平!均!分!配!
倡议者们的计划“很简单”:以原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为基准,将所有的波士顿公立学校的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波士顿包括三所顶尖公立在内的全部学校,都必须按照这个全新的标准录取学生。
一言以蔽之,这个计划的要义就是只论出身,不论成绩。
这个“突破性的”提案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提案一度濒临夭折。
今天,倡议者们宣布:由于“政治原因”,他们愿意做出让步 —— 公立学校可以保留20%的入学名额。这部分的名额,将延续择优录取。
同时,他们要求政府严肃考虑他们最初的方案。目前,市教育局的最新回应是会继续讨论。
我不知道诸君怎么想啊。但在我看来,教育局迟迟不通过这个提案,跟政治原因可能没什么特别大的关系。
主要是这个提案,实在太太太一言难尽了。
首先,倡议者们的初衷似乎是粉碎精英垄断教育资源,为低收入人群争取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波士顿的确也是公立学校大户。全市有88.8%的学生都就读于公立学校。
从基础盘而言,倡议者的路线本身似乎没什么问题。
可咱们定政策不能光看路线正不正,也要看导向往哪儿导啊。大刀阔斧地把公立学校的入学要求从成绩改成出身,真的不会让教育资源更不平等吗?
毕竟,成绩尚且是可以通过天分和后天努力提高的,但是出身这事儿完全是天定的。
非要说起来的话,根据出身决定入学,好像是精英制玩剩下的呀…
倡议者也许觉得,他们可以从精英那里抢回一大块蛋糕喂给弱势群体。但他们有没有想过,
这个倡议非但伤不到精英分毫。可能还只会加剧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的内耗而已。
现实是,精英家庭的孩子有着非常广阔的选择面:精英们可以送孩子去波士顿最好的公立学校。假如公立系统的路走不通…
你猜怎么着?
他们还可以送孩子去波士顿最好的私立学校。其他城市,州,乃至国家的最好的私立学校。
哪里学区好,他们就可以在哪儿买房子。
换句话来说,倡议者觉得他们的倡议能掐住富裕家庭的喉咙,可现实是:精英根本不care。
那个金锄头你们争吧,我先走了。
与此同时,波士顿的公立系统彻底摒弃成绩选拔,势必会导致生源整体质量的下降。
像这样阶梯型的下降,是无法单纯依靠顶尖的教育资源,或是优秀的师生比去弥补的。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是不行的。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波士顿的公立系统整体水平会走下坡路。大学申请的竞争力会下降。
最重视子女教育的中产阶级家庭,有条件的,会拼着血本把孩子往私校里送。没条件的,只好给孩子安排更多的补习班。
如此一来。夫妻双方都要被迫花更多时间陪孩子学习,念书,送他们去补习班。除此以外,他们还要更努力地赚钱,好支付巨额的补习费用。用更多的时间鸡娃,更少的时间消费。
害,没办法,忍着吧。谁让你是中产阶级呢。
而底层阶级出身的孩子,也许进了更好的学校。可面对私校出身的精英的孩子,和不断补习班鸡出来的中产阶级的孩子。
他们就真的能脱颖而出吗?
那么我的问题来了。这个倡议除了肯定会带来一堆问题以外,它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让精英阶级更自信,让中产阶级更虚弱,让底层阶级更无望。让补习班们变得更富裕吗?
如何让教育资源更平等。这是教育界亘古不变的。我举双手双脚赞同平均化资源,可对于这种一厢情愿,一拍脑袋的政策。也实在是令人挺绝望的。
关于这些教育倡议者的议案
机智的你怎么看?
Ref:
https://profiles.doe.mass.edu/statereport/schoolattendingchildren.aspx